2021年9月30日,电影《长津湖》上映。长津湖战争在东亚历史上有着特别位置。1950年,志愿军第9兵团在极点艰苦条件下重创了惟我独尊的美国第10军,创下全歼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主力陆战1师阅历“史上最绵长的退避”,然后缔造了“气多打败钢多”的奇观。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在东线和西线两线作战。“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方案是让第10军在朝鲜东海岸登陆,与西线的第8集团军相互配合,建议“钳形攻势”,将北朝鲜军和志愿军合围在鸭绿江以南的武坪里一带;与之相对,在东线作战的志愿军主要使命是胁迫敌人,维护西线主力的侧后安全,遏止美第10军的北上和西援。
两军相接,长津湖战争剑拔弩张。
一
1950年11月23日,朝鲜北部,长津湖畔。
正在向鸭绿江行进的美陆战1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少将),在高山峻岭中安营扎寨,庆祝西方传统的感恩节。“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许诺,“我确保说话算数,你们能够同家人共进圣诞节晚餐”。
为了利诱麦克阿瑟,志愿军第42军主力受命于11月7日抛弃长津湖以南阵地,新华社发布的新闻稿还成心大大缩小了此前的战果。麦克阿瑟公然像彭德怀意料的那样,傲慢地以为中国军队“畏战”,仅仅“象征性进攻”,并再三要求美第10军加快行进。
作为第10军的先头部队,美军陆战1师自1941年建立以来,经过炼狱般的瓜岛战争、冲绳岛战争,即便面临最精锐的日军,也未吃过败仗。
行军中,尽管有情报显现,至少有两个中国军级建制以上的部队,要进攻美陆战1师,还要切断部队的补给后路,但史密斯仅仅稍有不安,在他眼里,围歼陆战1师是天大的笑话。可是,就在他瞭望的这片苍茫雪原里,隐藏着第九兵团下辖的十万重兵,他们正凶相毕露地即将对美军这支精锐之师进行围猎。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这支原方案备战攻台的虎贲之师入朝前,全兵团共12个师约16万人。
尽管后勤部门现已在沈阳为第九兵团预备好了换装的厚棉衣,但战场瞬息万变,美军推动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为赶在美军之前在长津湖设伏,他们有必要“紧迫入朝”。11月6日,沈阳车站,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贺晋年见入朝官兵仍身着华东区域的薄棉衣,大为震动:“你们这样入朝,甭说交兵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要求紧迫泊车两小时以便从东北军区部队中集结厚棉衣和棉帽,可是军情十万火急,东北的干部和兵士就在车站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衣裤往车上扔,但这仅仅无济于事。十几列火车只稍停顷刻,就持续火速开进。至26日,他们现已急行军,悄然无声地集结在史密斯的眼皮底下。
二
11月27日,大雪纷飞,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黄昏时分,志愿军向长津湖美军建议了总攻。
眼前的平原,本是白雪皑皑的一片,军号声一响,兵士就从隐蔽处跃出来,他们的腿被冻得无法曲折,跑起来就像是“原木在移动”。
白日,依托七艘航母上的500架舰载机,美军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晚上,志愿军再趁着夜色反突击,把白日丢掉的高地和阵地再抢回来。阵地在两边手中合浦还珠,又得而复失。堕入拉锯战,对简直没有补给的志愿军来说,本已晦气。经过美军俘虏,志愿军还得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音讯,美军在长津湖的总军力约10万兵员(包含韩军第1军),比此前的情报竟多出了3到4倍。一举消灭敌军已不或许,与其一同打,不如一个个地打。
先打谁?极度巴望成功的志愿军选定了在湖东岸声援陆战1师的美第7师。
11月30日晚,27军(军长彭德清)向湖东岸的新式里建议猛攻。在不计伤亡的情况下突破了火炮和坦克阵地,与美军打开巷战。
没有火炮援助下的浴血奋战,兵士们攻进一座营房指挥所的时分还不知道,他们消灭的正是美第7师(师长戴维·巴尔少将)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上校)。该团由于战绩杰出,被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颁发了“北极熊团”的称谓。在这次战争中,声称不行打败的北极熊团全军覆没,团旗也被缉获。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仅有一次全歼团级建制美军。
次日,阿尔蒙德飞抵湖区最南头下碣隅里,招集史密斯等陆战1师高档军官开会,传达麦克阿瑟的新指令:东线美军当即全线撤离。
三
面临南撤的美军,志愿军开端了艰苦的阻击战。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成了中美两军绞杀的修罗场。
其实,这场战争对两边来说都是炼狱。为了阻挠美军溃逃,早在11月28日,20军就向下碣隅里建议了大规模的进攻,无法这儿环形防护工事极端巩固,经过一夜的激战,仅仅抢下了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
这块高地能够仰望下碣隅里防护阵地的任何一个旮旯,所以天一亮,美军就组织了大批兵士开端反扑。护卫这块高地的,是20军58师(师长兼政委黄朝天)的一个排,亲身带队上阵地的,是172团(团长王详)3连连长杨根思。
“敌人腐朽变泥土,勇士光辉化金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江苏泰兴籍的战争英雄杨根思无疑是最光辉的“金星”。11月29日,美军的8次冲击都被打退了,而高地上,也只剩余杨根思和通讯员王喜、重机枪手陈德胜3个人。杨根思指令他们带着重机枪撤下去,自己则扛起了炸药包。当40多个美军冲上来时,杨根思忽然从尸身堆里站起来,点着引线,冲向了举着海军陆战队队旗的兵士。
撤到下碣隅里的美军尽管遭到严重伤亡,但他们能经过飞机运送伤员,经过空投补给恢复元气,但我方援军却因大雪没膝,没能及时赶到。即便如此,简直现已打残的志愿军第58师,仍集结了仅剩余的1500名兵士,做了最终的殊死进攻。
在志愿军的“铁脚板”追击下,从下碣隅里撤离到18公里外的古土里,美军的车轮子用了38个小时。这支世界上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队均匀每小时走500米,每公里伤亡34人。
美军南逃路上的最终一关是水门桥,这座桥跨度8.8米,两头都是山崖,周围没有任何能够绕行的路途。过了水门桥,再往南到五老里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那里将是机械化美军的全国。
美军深知水门桥的重要,派了一个坦克营40辆坦克一字排开守桥。
12月1日,志愿军建议突袭摧毁了水门桥,可第二天,美军工兵用一座木桥完成了修正。12月4日,志愿军再度反击,第2次摧毁水门桥。而美军又在原桥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一座钢桥。12月6日晚,58师172团又组织了两个排的敢死队,建议了第三次摧毁水门桥的举动。这次,兵士们用血肉之躯突破了美军的炮火,将钢制大桥和根部基座悉数摧毁。依照国内战争的经历,陆战1师这下是没跑了。可是,美后勤连夜布置,由日本的“三菱重工”制作了8套M2型钢木规范桥梁,用8辆C-119运输机,经过巨型降落伞,空投到了水门桥邻近。不到两天,一座载重50吨、能够经过坦克的桥梁又架好了。
12月8日晚,减员万余人的陆战1师经过水门桥,慌乱逃向咸兴东南的兴南港。该师作战处长鲍泽上校在回忆录中写道:“幸而,中国人没有满足的后勤援助和通讯设备,不然陆战1师决不会逃离长津湖……陆战1师不过是幸运生还。”
煮熟的鸭子从水门桥上飞了,黄朝天想枪决背负爆炸、阻击使命的172团团长的心都有了。来到俯视水门桥的阵地上,他看到兵士们一个个在雪坑里,枪都朝公路摆着,无一人撤离。黄师长走近那些兵士,兵士们一动不动,都冻成了冰雕。两个连上百名兵士伏守在冰雪中,却没能比及向敌人建议冲击的那一刻。黄师长伏地痛哭。
在20军59师177团1营6连上海籍兵士宋阿毛单薄的衣服里,战友们曾找到一张薄薄的纸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荣耀的志愿军兵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傲慢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四
依据原定方案,第九兵团以其主力20军和27军共8个师的军力,向坐落长津湖的美陆战1师的两个团(陆战第5团和陆战第7团)以及担任右翼保护的美步卒第7师的两个营建议进犯,并给与消灭,大约一星期左右处理战争。
12月2日,九兵团得到指令:“今明两晚基本处理被围住之敌。”接到指令后,第九兵团马上开会讨论,决议马上动用预备队26军对长津湖区域美军的进犯作战。但12月6日,美军已开端分红两个战争群撤离。这次作战并没有到达预期。
长津湖的献身是惨烈的,也是有意义的。美国陆战1师伤亡惨重,该师在长津湖的撤离,宣告了麦克阿瑟的钳形攻势失利,联合国军败退到三八线以南区域。
战后,人们才知道,这年是朝鲜有记载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兵士们匿伏水门桥的那夜,温度低至零下54℃……
1952年9月,第20军、27军轮换回国,行至鸭绿江边,宋时轮要司机泊车,下车后向长津湖方向默立好久,然后脱帽折腰,深深鞠躬……
特约撰稿 肖舟 孔昕
校正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