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芬向记者展现杨君全和自己年轻时的相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宸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宸 通讯员 高辉
“从这一家搜集上来的勋章,怎样有两枚如出一辙的?”
湖南革新军事馆作业人员在对搜集来的文物进行鉴选时,发现从湖南省军区第二离任干部休养所岳阳服务站白叟高英芬家中搜集来的一组12枚勋章中,有两枚如出一辙的铜制解放东北留念章。
联系上捐献者后,作业人员了解到,两枚留念勋章的其间一枚归于已故老赤军杨君全,另一枚归于他的妻子高英芬。这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相识相恋的烽烟夫妻,在共和国的斗争征途中,书写了一段归于自己的爱情美谈。
(高英芬捐献的12枚各个时期的留念勋章。王希明摄)
(高英芬与爱人杨君全荣获的解放东北留念章。王希明摄)
国庆前夕,记者在岳阳见到了94岁的高英芬,听她叙述留念章背面的传奇人生。
“我1945年参加八路军,那时才15岁。”高英芬说,离家后,直到1948年长春解放,她才从头回到家园。彼时,杨君全也活泼在辽沈战争的战场上,而二人的相识,则要在若干年后的朝鲜。
1951年,作为47军野战部队手术队护士长,20岁的高英芬入朝参战。
谈起自己在战场上的阅历,高英芬总是想念着:“医院在后方,那些冲上前哨的战友们才是真实的英豪。我所做的,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而这个所谓的“后方”医院,设置在坑洞之中,简直每天都要遭受敌人飞机的轰炸。为了抢救伤员,几天几夜不合眼是高英芬作业的常态。在坑洞中时,她有一整年都没洗过澡。
有一次,一名重伤员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在没有血源的情况下,高英芬当即撸起袖子,说:“救人要紧,抽我的!”抽完血,她又接连一天一晚参加抢救伤员。
在朝鲜期间,高英芬总听人讲,一三九师四一五团的杨参谋长交兵很厉害,是个从赤军时期就参加革新的大英豪,刚到朝鲜战场没多久就立了一个三等功。
杨参谋长便是杨君全,1935年,身世贫农的杨君全在家园澧县参加了赤军,被编在贺龙领导的部队。十余年间,杨君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的多项严重战争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刚和他知道时,他总是把手背在死后,真的很有大英豪的气质。”高英芬回想,初见杨君全时,沉稳、坚毅的身形和气质一会儿“击中”了少女的芳心。
高英芬也是后来才知道,杨君全将手背面的动作并非故作姿态。
赤军长征时,杨君全的右臂中弹挂彩。连长劝他就地休整,他却答复:“右手不可,还有左手,我决不给安排添麻烦!”一路上,杨君全拖着流脓带血的臂膀,爬雪山、过草地,战胜千难万险,总算抵达了延安。因为条件艰苦,长征后,杨君全饿得只剩下72斤,整个右臂也简直悉数溃烂,自此落下了病根。
抗战全面迸发后,杨君全参加了攻击同蒲车站、克复晋西北七城作战等巨细战争,解放战争时,他参加辽沈、平津两大战争,并从北向南参加“东北大剿匪”“湘西剿匪”。在合作二野进川时,杨君悉数队在白马渡头活捉国民党军第14兵团司令员钟彬,遭到通令嘉奖。当年独臂走长征的小兵士,生长为独立自主的团级干部。
这些英豪事迹深深地吸引着高英芬,尤其是她发现杨君全有一枚与自己如出一辙的解放东北留念章时,令她欢喜不已,心里对他愈加的敬仰与暗恋。而在不断触摸中,杨君全也对这个来自长春的姑娘生发情愫。1952年,两人在朝鲜成婚。
回国后的杨君全先后随部队驻防广州、宁乡、涟源等地,一头扎进部队正规化建造和协助当地发展生产的大潮之中,高英芬则成为了一名电影放映员。
1966年,杨君全担任郴州军分区副司令员时,为了援助郴州粮食生产,一年中有200多天都泡在田间地头,和农人同吃同住同劳作。通过3年尽力,杨君全担任的粮食亩产到达1300斤,广受当地大众认可。1976年,杨君全从岳阳军分区副司令员的岗位上离休。走下作业岗位,他仍然活泼,屡次受邀叙述长征故事,让长征精力代代传承。
几十年间,不管作业岗位怎么调集,高英芬总是陪伴在杨君全身旁,子女们也始终将爸爸妈妈视为学习的典范。2016年,百岁高龄的杨君全安定离世,而那段热情焚烧的年月仍在鼓励着一代又一代斗争者。
“咱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很多前辈用鲜血和献身换来的!”杨君全和高英芬的女儿杨丽告知记者,血脉中流淌着赤色基因,更应铭记前史、尽力斗争,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发光发热。